第二届里院喜剧节给这个星光熠熠的夏天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从初夏的金声奖、华表奖等国家级盛典到盛夏每个周末“星光熠熠”的精彩演出,再到金秋十月即将开唱的颜人中、张杰和《天赐的声音》演唱会——青岛,正以一种强大的“招星体质”频频出圈。这并非偶然的运气,而是其以“文艺+文旅”奏响双重奏,精准捕捉大众娱乐潮流,并以深刻的“在地性”探索出文旅融合新范式所收获的必然回响。当热搜榜上的话题最终沉淀为更多重磅文化活动的“优选地”,标志着青岛完成了一次从吸引流量到提升城市能级的精彩飞跃。
里院为幕: 喜剧文化IP从打造到跨越
里院,承载着青岛的市井记忆。第二届里院喜剧节让这些老建筑成为了最鲜活的文艺舞台,延续并升级了“一街好戏”的在地文化实践,在演出阵容、行业声量、在地文化等方面也再上一个台阶,完成了从文化活动到特色IP的关键跨越。
本届喜剧节的突破,源于内容定位的精准升级与专业阵容的深度扩容。由黄渤、黄晓明、黄子韬、范丞丞四位青岛籍艺人联合发起的阵容,构建起文化号召力与家乡情怀的双重纽带。倪萍、陈佩斯、宁浩、王迅、孟鹤堂、秦霄贤、阎鹤翔、王勉、李川等知名明星齐聚青岛,在里院打卡的游客和市民频频“偶遇”,发布各个平台,一时间青岛里院“星光璀璨”。
展开剩余79%内容架构上,四大特色单元构建起全景式喜剧矩阵:特邀演出单元汇聚德云社、开心麻花、单立人等26个国内外顶级厂牌,喜剧嘉年华单元创新推出800余场"喜剧盲盒秀",默剧、漫才、Sketch等27种新兴形式与山东快书等传统曲艺形成互补。青岛本地厂牌“蛤蜊喜剧社”等亮相,本土力量的崛起体现了喜剧节与青岛文化的深度融合。相较于首届33个剧目64场演出的规模,第二届在演出数量、厂牌质量与本土参与度上均实现跃升。
空间布局上,“街区+剧场+沿海”的立体演出版图,让历史街区与现代艺术展开深度对话。演出从封闭剧场走向街巷与海岸,艺术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笑看中国喜剧百年》、《中国喜剧的名片与底蕴》、《属于公众的喜剧永不散场》等3场“里院共话”行业论坛,更引发对行业未来的深度思考。正如黄渤所言:“我们希望给青岛留下一些文化印记,让青岛不仅是海洋之都、啤酒之城、电影之都,更成为一座欢乐的喜剧之城。”
从行业价值来看,这场文化实验已形成标杆效应。"新喜剧"定位更使其成为与阿那亚戏剧节、平遥国际电影展平行的细分领域IP,里院不再仅是演出场所,更成为青岛人文历史的"活态展示馆",笑声正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第二语言"。
星光为媒: 路演+演唱会,多元激活演艺热力
如果说里院喜剧节是青岛文艺生态的“在地深耕”,那么2025年密集的演唱会、影视拍摄及路演活动,则构成城市热度的“流量引擎”。从张小斐带着电影《恶意》到访,到《转念花开》、《天才女友》等剧组密集拍摄,再到《7天》的温情路演,这一股影视“星光”不仅带来了娱乐热度,更从多个层面为城市注入了活力。
路演、明星打卡地迅速成为旅游新热点。影视作品成为移动的城市广告,直观展示青岛的城市风貌,提升“电影之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恶意》路演中,张小斐热情推荐青岛美食与城市环境;《天才女友》在青岛二中、北岭山森林公园等取景,强化青春时尚的城市标签。
从万人体育场到千人剧场,从主流巨星到独立音乐人,让荧光棒的光芒与城市烟火气交织成独特的消费图景。演唱会经济在精准细分中持续释放能量:5月,凤凰传奇青岛市民健身中心体育场的演出创造开票即售罄的最快纪录;6月周深两场连演场成为上半年"流量担当";7月孙燕姿演唱会以"回忆杀"掀起合唱热潮;9月伍佰、孟庭苇的经典曲目展演则持续激活怀旧消费市场。这种覆盖多年代、多风格的演出布局,让青岛摆脱了对单一顶流的依赖,形成全年龄段覆盖的市场格局。
更具创新价值的是多元场景的演艺探索。8月腾讯视频JUMPPARK线下音乐嘉年华选址流亭国际机场停机坪,将航空元素与音乐狂欢创造性融合,华晨宇、大张伟等顶流加盟,活动实际到场人数逾7万人,外地游客占比超过一半。与此同时,青岛大剧院等场馆的中剧场演出异军突起,罗大佑将《恋曲1990》等经典曲目改编为交响乐版本,为"60后""70后"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与大型体育场演出形成互补格局。
即将于10月24日举办的《天赐的声音》"天作之合"演唱会,已确定周深、汪苏泷、张靓颖等艺人加盟,其国民级影响力将进一步延续演艺热度,形成"季季有亮点、全年有热度"的文化生态。
数据显示2025年青岛大型演出带动的综合消费持续攀升,外地游客平均停留时间较去年增加1.2天,演艺经济已从单一消费场景升级为城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文旅为核: “宠粉”城市,让流量沉淀为口碑
青岛能吸引如此多的“星光”,并非偶然。里院的文化深度与星光的流量热度,最终都沉淀为青岛文旅的核心竞争力。2025年这场文艺盛宴的背后,是城市对"文化赋能旅游、旅游承载文化"理念的精准实践,更体现了"交旅融合"战略下的系统布局,这正是青岛"招星体质"的本质所在。
百年里院、滨海风光、啤酒文化等传统元素,通过喜剧节、音乐节等现代载体被重新激活:游客在里院看演出时可触摸建筑肌理,在演唱会间隙能体验袋装啤酒的市井风味,在明星打卡地可感受老城烟火。
青岛的"宠粉"服务渗透在演艺全流程,明星效应与城市服务的协同,让流量真正转化为文旅价值。里院喜剧节通过"本地厂牌培育+惠民票价设置",让文化活动从"外来输入"变为"内生动力";演唱会市场则以"大型场馆托底、中剧场主导、小剧场补充"的多元体系,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从里院的青砖灰瓦到体育馆的璀璨灯光,从本土艺人的家乡情怀到全国粉丝的奔赴之约,青岛2025年的夏季文艺盛宴,本质是一场"文化立根、星光引流、文旅共生"的城市实践。它证明一座城市的魅力,既藏在历史的肌理中,也亮在当下的星光里,更活在人与城市的情感联结中。当文艺成为日常,当流量化为存量,青岛的"招星体质",终将沉淀为持久的城市吸引力与文化软实力。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蕾 黄靖斐 王悦 仲维莉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吴璟)
发布于:山东省科元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